-
来源:【草原云】
中兴村舞蹈队在林西县广场文化节大井镇专场表演群舞。
广场舞跳起来、歌曲唱起来、相声小品说起来……1月24日,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中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迎新春趣味“村晚”在这里欢乐开始。
围坐一起制作玉米皮贴画。
活动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载歌载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在这种热热闹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氛围中,村民们丰富了文娱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由村民演,让村民看,作为台上台下的主角,村民们在文化互动中,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收获了乡村振兴的喜悦,同时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大井镇文化志愿服务队队长侯艳萍说道。
积极为即将到来的“村晚”做准备。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气氛热烈,据中兴村党总支书记屈树军介绍,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推动下,村民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2024年,为了继续丰富村民文艺文化生活,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升级村民活动中心,就这样,窗明几净、温暖明亮的文化阵地诞生了。村民们在这里歌唱、舞蹈,在林西县广场文化节上中兴村舞蹈队以优美的舞姿向全县人民展现了文明与活力齐头并进的崭新大井。
气温逐渐降低,新年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忙了一年的妇女们仍然没有闲下来,她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集合,出发,挣零花儿!”
村民在村晚上高歌一曲。
在大井镇东方红村玉米皮手工艺品制作车间,老师悉心指点,巧手灵活,不多时,一幅活灵活现的蛇年吉祥物便制作成功了。“以前农闲时大家都是在家看看电视、打打牌,虽然也过得很滋润,但总觉得有些空虚。自从开始制作玉米皮手工艺品,这农闲时间也变成了欢乐时光,赚钱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大家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很有意义。”吕海平笑着说。吕海平是东方红村村民,2024年,她通过制作玉米皮手工艺品收入达2万余元。
如今,制作玉米皮手工艺品已逐渐演变成大井镇村民们的日常活动,灵活、厚重的文化之力氤氲、浸润着每一位村民。
“村晚”上的节目精彩纷呈。
以文化育人,以文化铸魂。大井镇始终坚持将丰富村民精神世界和致富增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以文化建设为牵引,在乡风培树、阵地升级、典型树立上下真功求实效,将文化建设嵌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未来,大井镇将持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文化生活之中,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大井镇副镇长姜淼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魏娜 肖璐
新闻编辑:徐跃
本文来自【草原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举报